細菌密度在空腸為104,回腸末端為107,至結腸增至1012,估計糞便重量的60%為細菌。人體大部分的生理功能是人體與正常微生物群共同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共生生活的結果,腸道微生物菌群在人體內發(fā)揮的各種生理作用,人體代謝所需要的酶類有35%以上是由正常微生物群合成的,對宿主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微生態(tài)學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腸道菌群特別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糞腸球菌可以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腸道菌群對膽汁酸以及膽固醇的代謝與吸收直接影響著血膽固醇的水平,而膽固醇水平的高低又是影響CACV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腸道菌群與CACV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腸道菌群檢測:對抗腹瀉新武器。云南亞健康人群菌群檢測準確性高
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是芳香族氨基酸,可影響免疫、代謝和神經反應。苯丙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是酪氨酸的前體,可以進一步轉化合成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色氨酸也是一種必需氨基酸,是神經遞質血清素的前體。晚期CVD患者的血漿中,微生物的色氨酸代謝物降低。近期一項研究表明,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腸道菌群代謝物可能與大鼠心梗的嚴重程度有關。今后,對于這些芳香族氨基酸代謝物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系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全菌群檢測價格腸道菌群檢測選擇上海沃本!
腸道微生態(tài)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潛在調節(jié)作用,而血液循環(huán)中的短鏈脂肪酸能介導這一過程。大量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產生的丁酸鈉和丙酸鈉,與腎素受體介導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功能呈負相關,且有助于****。從功能上講,進入血液的短鏈脂肪酸可通過 G 蛋白偶聯受體(GPCRs)介導血壓的改變。嗅覺受體 78(Olfr78)和G蛋白偶聯受體 41(GPR41)就是這樣的兩種受體。這兩種受體都定位于阻力血管,但對血管張力有著不同的作用。在短鏈脂肪酸的刺激下,GPR41 作為一種降壓蛋白,通過內皮依賴的方式擴張阻力血管,而 Olfr78 則可以對抗這種降壓作用。Olfr78 和 GPR41 這兩種受體為機體提供了必要的平衡,能防止健康狀態(tài)下血壓的過度改變。此外,微生物源的短鏈脂肪酸也被報道能夠在減輕氧化應激和維持免疫系統(tǒng)功能方面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作用。
在微生物代謝產物中,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因子,TMAO受到了廣泛的關注。TMAO是三甲胺的肝臟氧化產物,主要來源于飲食中膽堿和磷脂酰膽堿的細菌代謝。在無菌小鼠和人群研究中,血漿TMAO水平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之間存在正相關。給小鼠喂食富含膽堿和肉堿的飲食后,小鼠的血漿TMAO水平升高、AS斑塊明顯;而飲食缺乏膽堿或肉堿則能使TMAO的產生減少,并減輕AS斑塊。因此,血漿中的TMAO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診斷的有效指標。目前,TMAO被認為是心臟危險因素,TMAO水平增高可能表明心梗、心衰、外周動脈疾病、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等的發(fā)生風險增加。服用廣譜后,個體的腸道微菌群會減少,且血漿TMAO水平明顯下降。此外,由于飲食是TMAO的主要來源,建議個人避免過多食用富含肉堿、膽堿和卵磷脂的食物,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腸道菌群檢測的方法?
約50%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患者對甲氨蝶呤改善不產生充分的應答,但缺乏可預測患者應答的預后標志物。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對比分析了對甲氨蝶呤改善應答及不應答的RA患者在改善前的腸道菌群差異,發(fā)現基于菌群建立的模型可較準確地預測患者對甲氨蝶呤改善的應答。另外,體外共培養(yǎng)腸道菌群與甲氨蝶呤的結果表明,腸道菌群對甲氨蝶呤的代謝或消失可能抑制甲氨蝶呤的改善效果。①納入26名新發(fā)RA患者,16名對甲氨蝶呤改善不應答;②應答患者與不應答患者的糞便菌群多樣性、組成及功能存在差異;③不應答患者的菌群多樣性更高,厚壁菌門/擬桿菌門比值增加,廣古菌門豐度升高,MAPK信號、DNA復制、脂肪酸降解、嘌呤代謝等相關通路明顯富集;④在另外21名新發(fā)RA患者中,基于菌群的模型可較準確地預測對甲氨蝶呤改善的應答(AUC=0.84);⑤體外共培養(yǎng)患者的糞便菌群與甲氨蝶呤,培養(yǎng)后的甲氨蝶呤水平與患者應答明顯相關。上海沃本--腸道菌群檢測服務商。安徽腹瀉菌群檢測查什么
這些進步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菌群在人體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各種菌群失調可能引發(fā)的疾病。云南亞健康人群菌群檢測準確性高
來自廣東省中醫(yī)院的黃閏月團隊與黃清春團隊在FrontiersinImmunology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對比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患者與健康對照的腸道菌群組成及功能差異,并對比了接受不同藥物***后,RA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及功能的變化。①納入22名RA患者及22名健康對照,13名患者接受化瘀強腎通痹方(HQT)+甲氨蝶呤,9名患者接受來氟米特(LEF)+甲氨蝶呤;②相比于健康對照,RA患者分別有的37個及21個腸道細菌物種富集或減少,維生素K2生物合成與RA患者中富集的細菌相關;③HQT組與LEF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相似,HQT影響紅細胞沉降率,LEF影響C反應蛋白水平;④用藥后,HQT組及LEF組患者分別有11個及4個腸道細菌物種,以及9個及2個菌群代謝通路發(fā)生變化。 云南亞健康人群菌群檢測準確性高